当前位置: 输送机 >> 输送机市场 >> 年9月20日,张家口上空突然传来
年9月20日,张家口上空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一架正在爬升的军用运输机机身突然严重倾斜,然后急速向地面坠落。
响声惊到了正在做操的小学生们,他们抬头望去,只见一架很大的飞机冒着白烟坠落下来,眼看就要坠毁了,却又慢慢抬起头,飞上了蓝天。
此时,驾驶这架运输机的机长叫刘晓连,她是我国优秀的第三代女飞行员。
几分钟前,刘晓连顺利地完成了专场任务,她哼着《女飞行员之歌》,和机组人员健步登上了自己心爱的战鹰。
加满了燃油的运输机顺利起飞,可正当飞机爬升到米的高度时,刘晓连习惯性地看了一下表,9点33分,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此时正有一架歼击机向她斜飞过来。
刘晓连只是来张家口机场执行运输任务,她的飞机和歼击机不在一个通信频道,就在刘晓连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歼击机的右翼斜着切入了运输机的机腹。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飞机上的所有人全都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刘晓连第一个醒了过来,此时她已经被震到了中央操作台上。
刘晓连迅速支撑着坐好,用双手紧紧地握住驾驶盘,座舱里的仪表全都失灵了,挡风玻璃前糊满了液压油,什么都看不见。幸好飞机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还在飞着,刘晓连这才松了口气。
她赶紧唤醒身边的机组人员,她忍痛叫喊着:“赶快抢救飞机!”机组人员听到机长的喊声,立刻清醒过来,强忍着伤痛,赶紧各就各位地操纵着飞机。
飞机在大家的努力中缓缓拉起,这时刘晓连歪头看了一下侧窗,她竟然从旁边的窗口看到了树叶!好悬哪,离地面就剩50来米了。
此时的飞机抖动得越来越厉害,几乎所有的零件都在响动,飞机眼看就要散架了。
下面就是村庄,如果飞机坠毁不但机组人员保不住,老百姓也得遭殃。
“一定要返回机场!”刘晓连大声地对机组人员说道,可是他们的通信设备全都撞碎了,刘晓连的耳机也不知道去哪了,根本没办法向机场报告。
就在这时,领航员焦急地对刘晓连说:“机长,我找不到机场在哪了!”
刘晓连大声说:“我知道在哪,我看到了!”组员们心里都踏实了,有的帮忙操控飞机,有的去查看飞机的损伤程度。
其实刘晓连当时也没看到机场,但是她是主心骨,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掉链子。她咬牙忍着剧痛,用尽吃奶的力气紧握着方向盘,凭借记忆寻找机场的方向。
好在,她很快就发现了藏在两山之间的一条灰白色跑道,激动得她心跳都快停止了。
刘晓连立即下令放下起落架,准备降落,可是前起落架已经被撞掉了,而两个后起落架变形了,根本放不下来了。
情况一下子变得危急起来,一架满载燃油的飞机如果从跑道上擦碰,火花必然会引起爆炸,那整个机场上的战斗机就全完了。
“机长,咱们复飞吧!”副驾驶提出了常规操作,想利用复飞的时间再想办法把起落架放下来。
可刘晓连果断拒绝了,她下令从跑道旁的草地上迫降,作为十几年的老飞行员,刘晓连深知,此时的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
在飞机离地面就剩10米左右的时候,刘晓连果断下令关闭发动机,这时机械员拼尽全力打开了已经变形的收上锁,让起落架利用重力甩了出来。
不过这时飞机已经回不到跑道上来了,以每小时公里的速度在草地上滑行。
然而可怕的是,飞机偏离了方向,正在向跑道的方向一点点地偏离过去。此时机场上停满了战斗机,还有6架战机正在依次准备降落,如果拐进跑道,发生二次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豁出去了,坚决不能让飞机上跑道!”刘晓连瞬时间什么都不顾了,她放弃了紧急避难的姿势,直接站了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把杆推到了底,她宁可让飞机头扎到草地里爆炸,也不能造成重大事故。
没有爆炸声,也没有刺耳的摩擦声,飞机竟然奇迹般地停了下来,距离跑道就剩不到5米了。
机舱里瞬间变得非常安静,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仿佛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一般。
刘晓连反应很快,“快走,飞机可能会爆炸!”她赶紧催促机组人员离开,而自己却最后一个才下飞机。
刘晓连看看表,9点38分,从出事到现在刚刚过去了5分钟,可在刘晓连看来,却比5年还要长。
这时,刘晓连才知道自己已经多处被撞上,腰椎5处错位,连行走都变得很困难了,但她还是咬着牙去报告了事故情况。
事后,根据专家组的调查,这架运输机上的连接件已经大部分断裂,最多再有3分钟,飞机就在空中解体了。
刘晓连靠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在危急时刻,不但避免了机毁人亡的发生,还挽救了整个机场。
这是航空史上的奇迹,刘晓连也因此荣立一等功,获得了所有飞行员的致敬,都称她为“和平时代的军中花木兰”。
:
《美好时代:培养人才传承精神退居二线》江苏卫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