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

省级文物,山口东岭扬水站老谷游记

发布时间:2023/3/27 2:59:50   
缺铜会引发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39.html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自始至终贯穿一部治水用水史。原始社会后期就有大禹治水;战国李冰修建了都江堰;祖国西北地区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充分利用高山雪水或地下水;隋唐时期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科学论断。直到现在的葛洲坝、三峡和南水北调等工程都是中华民族治水用水具体体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点,也必然产生这个时代的特定产物,推陈出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利用水泵和水渠提水灌溉农田的扬水站,就是那个战天斗地特殊时代产物之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大地刚刚经受过三年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更加重要,那么作为农业生产命脉的水利工程就被更加重视,也就有了蓬勃发展。莱芜区的许多扬水站工程就是在那个年代建设。那时我国经济科技不是十分发达,农村更加落后,秋收种麦后便进入农闲的季节,就到了建梯田,修水利的时候。当时村民出力挣工分,并不像现在的社会处处用钱,所以工程投入很少,村村能干。那时几乎各地农村都有扬水站建设项目,可以说是各显其能,五花八门。年被山东省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山口东岭扬水站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山口东岭扬水站,三级提水,两段渡槽。水先由村西经水泵提升到渡槽下的水池里,然后再由水泵提升到一级渡槽上,一级渡槽的水流高处水池,经过三级提水,到达山顶灌溉梯田。一级渡槽基柱是青磊砌四方柱子,目测高达二十多米,用料都是一寸三錾的精料,四个角都是一条直线到顶,足见其当时建设的精度很高,石匠师傅技术水平也是很高的。每个基座间的跨度有十几米,上架水泥渡槽。在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要磊砌这样高的立柱本身就有极大的难度,再要把大跨度的渡槽架上去难度可想而知。土埋法就是一种比较费工夫,但又是比较简单的办法。我想渡槽可能是土埋后在基座上用水泥直接浇灌的。

那时修建的许许多多扬水站都已经废弃坍塌了,山口东岭这个扬水站也早已不用了,但它确依然如故,保存完好,它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精神。

扬水站,这种形式的扬水站比较普遍。扬水站扬水站的供水渠远看山口东岭扬水站标语扬水站基座与渡槽基座与渡槽基座与渡槽二级提水水泵位置口号第一个水池扬水站扬水站扬水站扬水站中间石门文物保护单位标牌一二级渡槽相接处

一级渡槽长约二三百米,水灌入另一个水池,再有二级渡槽提升,送到山腰灌溉农田。

第二个水池与泵房回看一级水槽二级渡槽远看远看扬水站全貌

说到扬水站,莱芜保存相当完好的还有几处,现在发图供大家欣赏。

孟家庄村的扬水站:黑砖发碹,黑砖渡槽扬水站,渡槽和基座都是黑砖磊砌扬水站的弧碹扬水站刘家林扬水站:水泥支柱,水泥槽刘家林也有一定高度谭家楼扬水站,石头基座,水泥槽谭家楼谭家楼的扬水站也比较高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就在山口东岭扬水站下,我看到了现代化的滴灌设施正在施工。滴灌由主管道输送水流到田边,再有更细的管道输送水流到田间,细管道在每一株植物下打孔。需要浇水了,打开阀门,水滴就精准浇灌植物,这样浇地和以前大水漫灌相比,是省工,省时,还节水。

看到现代化的滴灌设施,我不再为那“高、大、尚”扬水站的废弃而伤感,因为时代进步了,节水型农业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滴灌则是今天科技进步的产物。

让那些“高、大、尚”的扬水站永远留存吧,让它们成为过去人们战天斗地时代的象征!

现代化的滴灌管道细管道进田滴灌管道更细的管道到树木下边,打孔流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0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