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

运20技术成熟,日本航空在运输机领域优

发布时间:2022/6/20 15:46:24   

近日,三批共18架次国产运-20战略运输机飞抵欧洲,为塞尔维亚运送FK-3防空导弹的战略行动,由于航程长、速度快、规模大,而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比较有意思的是,美国空军作为一支在战略运输领域颇有建树的先进空中力量,其本身发展经验就比较丰富,同时也很早就意识到中航工业在推出歼-20、运-20等先进国产型号后,必将会迎来爆炸式发展,因此,其对于此次运-20行动的反应并不算太过激烈。相比之下,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由于其也发展了一款体型与运-20接近的C-2运输机,并且表现与运-20有显著差距,因此反应特别突出。

▲正在飞往塞尔维亚的运-20

在年,日本正式立项其国产C-2大型运输机,整个项目的发展,是基于60年代在美国支持下开发的C-1运输机设计、制造、使用经验基础上,同时,其又获得了美国航空工业的直接支持,在立项之初就解决了动力问题,可以搭载美国航空工业的CF6-80C2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27吨,是大名鼎鼎的C-5M洲际运输机的发动机。再加上日本航空工业刚刚在90年代,完成了与美国合作研发第三代F-2战斗机的壮举,因此,在当时C-2被认为极具发展前景,很有可能是日本航空工业彻底崛起的标志性型号。

▲美国空军的C-5M洲际运输机

相比之下,当时中航工业所发展的运输机型号,只有数十年前从苏联提供的安-12运输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运-8,其老旧的机头玻璃舱设计,展示了与时代脱钩的窘态。而当时中航工业在大型运输机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建树,长期依赖从俄罗斯获得的10余架伊尔-76。当时原计划从以色列采购“费尔康”预警系统,搭载到从俄罗斯引进的伊尔-76上,组成新型预警机项目的失败,则进一步暴露出了国内在大型运输机,以及以其为基础发展衍生型号的尴尬。可以说,当时国内以及世界各国,对于中日两个国家在大型运输机领域的水平认知基本一致。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短短20年间,这种局势就彻底逆转,并且日本航空工业在短时间内,再也没有反超的可能。

▲早期型运-8颜值有限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日本与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发展,都是非常典型的仿制、吸收到超越的三步规划。其中日本由于和美国的特殊关系,以及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腾飞的经济,使得其在60年代就开始发展自身航空工业,先后开发了F-1战斗机和C-1运输机,虽然说这两型号在很多领域都有明显不足,但对于在二战中航空工业基本被彻底摧毁的日本而言,可以说是凭着这两款型号重建了现代航空体系。而随着经济、科技水平在80年代更进一步,日本萌生了更进一步发展先进战斗机的想法。

▲日本C-1运输机

在80年代末期,日本在美国的支援下发展F-2战斗机,最终在90年代末期顺利批量生产。总的来说,日本航空工业是在多年发展的经验基础上,以美国提供的F-16C战斗机设计为原型,针对自身需求强化了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其在研发期间付出的代价虽然有些大,包括堪称独步全球的机翼一体化成型、先进航空材料以及雷达电子设备硬件等许多关键技术,都被美国企业成功偷师,但F-2毕竟是日本第一次以自己力量为主体,发展的一款水平还算不错的第三代战斗机,收益也是相当不小。而现代战斗机与运输机虽然存在很多区别,但从根本上来说,两者基础的航空材料以及设计制造需求,有很多方面是相通的。

▲F-2战斗机对日本航空工业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F-2量产后,日本于年正式启动了C-2运输机项目,由于当时日本与美国关系的变化,使得其C-2除了发动机之外,并没有获得美国太多支持,使得日本航空工业设计经验严重不足的缺点,在C-2身上暴露得淋漓尽致。最终导致C-2的动力系统虽然强劲,整体尺寸也相当可观,但最大载重量却仅有约30吨(后期规划是发展到36-38吨)。外界普遍认为,日本由于自身需求对于C-2的起降距离要求异常苛刻,因此在设计时使用了大量新型材料来降低机身重量,结果由于经验不足,再加上先天设计存在的问题,使得其机身承重能力非常有限。

▲C-2运输机载重不足是明显问题

更重要的是,C-2虽然在年艰难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但日本航空工业之后发展的下一代“心神”隐身验证机,却由于技术问题被放弃。甚至是花费巨大代价所得的F-35J隐身战斗机组装生产线,也由于组装生产成本过高,因此在规划的F-35J出厂后,日本将正式放弃组装生产F-35J,转而从美国进口原装型号,日本航空工业自C-1、F-1开始发展航空技术的50余年努力,自此前途一片黑暗。

▲日本装备的F-35J

相比之下,中国航空工业的基础虽然比日本更薄弱,也没有像美国这样愿意提供技术支持的盟友。因此,在日本于年开启C-2项目时,国内当时其实只走到了仿制之后的第二阶段——吸收,自主设计的歼-10战斗机才刚刚首飞三年。并且与日本发展发展战斗机、运输机时使用美国发动机一样,歼-10在一开始也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但就是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中航工业通过不断完善歼-10,以及仿制苏-27而来的歼-11系列,甚至是国产运-8到运-9的完善过程中,逐渐在航空设计、制造及材料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

▲歼-10对中航工业的意义非常大

最终在年正式立项研发国产运-20运输机,到年后,运-20获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8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