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输送机 >> 输送机资源 >> 微电网行业发展历程及行业发展趋势
微电网行业发展历程及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基本情况
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的小型发配电网络,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构成的单一可控的发配电系统。微电网拥有的多个分布式电源及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网络,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相对于传统大电网,微电网可以实现系统的自我控制、保护及管理,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微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供电:一是通过各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进行能源供应,如光伏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形式,各种可再生能源以互补的方式同时接入微电网以便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电力供应。二是利用储能系统与能量转换装置,如微型燃气轮机等,作为供电的调节手段,通过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微电网内的智能控制和网外的远程调度,直接对供电区域内部的用户负荷进行供电。
微电网根据运行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并网型微电网与独立型微电网。并网型微电网与外部电网联网运行,可在自身电力不足时使用外部电网的电力以保持自身的电压,也可在外部电网电力不足时,对外部电网进行电力输出;独立型微电网不与外部电网连接,通过自身各分布式电源的配合并采用合适的控制方式保持自身电力电量的平衡。
2、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微电网行业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起步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
起步阶段(-年):这一时期中国微电网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因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分布式能源的建设主要以风力发电为主。年,微电网理论和相关核心技术方面的研究收到来自“计划”、“计划”等国家高科技项目发起的研发资助,同一时间“北方地区MW级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技术与示范工程”也已进入执行期,将难以转换的低温热用于能源供应,实现能源的阶梯利用,为可再生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年,我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建立多元化的电力市场体系并结合新能源的使用,提高电力服务水平,推动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并开展微电网项目建设。这一阶段,研发投入的提高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拉动了中国微电网行业的发展速度。
快速发展阶段(年至今):自年起,中国微电网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高速发展,国家陆续出台多项行业利好政策,微电网项目建设普及率提升。国家政府的重视与政策的扶持以及新能源应用的高速发展促使中国微电网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打造了良好的行业成长环境。
国家政策正大力推进中国微电网行业的成长并给予了微电网行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清晰的指导方针。年7月,中国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颁布了《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提出要推进电力体制的改革,发展微电网与新能源的结合使用模式,促进微电网健康有序发展,建立集中与分布式协同,多元融合,多能互补的高效能源生产与消费体系。中国微电网行业市场规模从年的28.7亿元增长至年的4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1%。年9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年10月,我国印发《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到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基于国家政策的强力推进、核心技术的进步与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预计中国微电网行业市场规模将会在年突破70亿元,年至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0%,微电网的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微电网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普华有目前微电网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校园与公共机构、社区、工商业区、军队和孤岛区域、电网售电服务等。其中校园与公共机构领域、社区居住领域以及工商业区为微电网主要三大应用领域,应用占比分别为45.5%,20.6%,16.8%,合计占比超过80%。
微电网的应用可更有效地助力产业提升运营水平,提高电力风险应急能力,当外部电网发生故障或者产生供电不足的情况时,微电网能发挥其自发自用的特性,解决电力的供应问题,保障校园、公共设施、住户、工业及商业活动等方面的正常运作,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3、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微电网行业将引进先进的电力设备,进行智能微电网的普及,使用科技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运维、巡检等一站式服务的集成,构建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微电网系统。智能微电网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微电网进行有效的控制,利用量测与传感技术对微电网系统进行监测,得到实时数据并优化其运行方式,再通过模型仿真分析,进行预测并合理分配电力,使得微电网运作效率大幅提升。智能微电网技术的应用将保障中国电力系统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大幅减少电力断供风险,提高风险应急能力。未来微电网将朝着智能化的趋势不断实现技术进步与改革创新。
(2)新能源发展与微电网应用加速结合
微电网行业发展与新能源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微电网主要采用新能源与柴油机或燃气机进行发电,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技术持续进步,随着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对于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持续深入的影响。各产业政策的持续发布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设依据,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扩大市场规模,降低发电成本,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上持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动微电网应用的加速落地。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年微电网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目录
第一章 微电网相关概述
1.1 微电网概念界定
1.1.1 微电网定义
1.1.2 微电网结构
1.1.3 微电网类型
1.2 微电网典型特征
1.2.1 微电网运行模式特征
1.2.2 容量及电压等级特征
1.2.3 微电网结构模式特征
1.3 微电网的应用
1.3.1 微电网应用领域
1.3.2 城市片区微电网
1.3.3 偏远地区微电网
1.3.4 工商业的微电网
第二章 全球微电网行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微电网行业发展综述
2.1.1 全球微电网装机容量
2.1.2 全球微电网市场规模
2.1.3 全球微电网市场格局
2.1.4 国际微电网相关标准
2.1.5 全球微电网关键技术
2.1.6 全球微电网发展挑战
2.1.7 全球微电网发展机遇
2.1.8 全球微电网发展趋势
2.1.9 全球微电网投资规划
2.2 欧盟
2.2.1 欧盟微电网发展概况
2.2.2 欧盟微电网技术分析
2.2.3 欧盟微电网发展路线
2.2.4 欧盟微电网项目案例
2.3 美国
2.3.1 美国微电网发展概况
2.3.2 美国微电网发展举措
2.3.3 美国微电网项目投资
2.3.4 美国微电网项目动态
2.3.5 微电网的区块链技术
2.3.6 美国微电网发展前景
2.3.7 美国微电网发展展望
2.4 日本
2.4.1 日本微电网发展历程
2.4.2 日本微电网系统介绍
2.4.3 日本微电网技术安排
2.4.4 日本微电网项目案例
2.5 其他国家或地区
2.5.1 法国
2.5.2 非洲
2.5.3 澳大利亚
2.5.4 加拿大
第三章 中国微电网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3.1 电网主要政策解读
3.1.1 电网配电价格定价办法
3.1.2 风光发电平价上网政策
3.1.3 促进智能电网发展举措
3.1.4 电网规划投资管理通知
3.1.5 电网企业电费结算办法
3.1.6 电网项目建设管理政策
3.1.7 电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
3.2 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解读
3.2.1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机制
3.2.2 可再生能源增加并网规模
3.2.3 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
3.2.4 可再生能源财政补贴政策
3.2.5 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意见
3.2.6 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3.3 分布式能源相关政策解读
3.3.1 分布式能源政策汇总分析
3.3.2 中国地方分布式能源政策
3.3.3 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政策
3.3.4 分布式光伏补贴相关政策
3.3.5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政策
3.4 微电网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3.4.1 微电网相关政策动态
3.4.2 并网型微电网建设办法
3.4.3 微电网金融支持政策
3.4.4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3.4.5 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3.4.6 微电网工程设计标准
3.4.7 微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规定
3.5 其他相关政策解读
3.5.1 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意见
3.5.2 能源领域安全保障政策
3.5.3 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监管
3.5.4 电力行业碳中和政策
3.5.5 供电企业信息公开政策
3.5.6 电力安全生产行动计划
3.5.7 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
3.5.8 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
第四章 中国微电网行业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4.1 宏观经济环境
4.1.1 宏观经济概况
4.1.2 对外经济分析
4.1.3 工业运行情况
4.1.4 固定资产投资
4.1.5 宏观经济展望
4.2 能源环境
4.2.1 全球能源市场格局
4.2.2 中国能源体制改革
4.2.3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4.2.4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4.2.5 单位GDP能耗分析
4.2.6 能源发展趋势展望
4.3 电力供需环境
4.3.1 全社会用电量分析
4.3.2 电力供给形势分析
4.3.3 电力输送流向分析
4.3.4 电力体制改革成效
4.3.5 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4.4 社会环境
4.4.1 生态文明建设提速
4.4.2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
4.4.3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4.4.4 城镇化的进程建设
第五章 -年中国微电网行业发展总体分析
5.1 中国发展微电网的必要性分析
5.1.1 技术角度微电网发展需求
5.1.2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
5.1.3 有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5.1.4 促进园区产业融合发展
5.1.5 对配电网系统有利影响
5.1.6 促进数据中心发展突破
5.2 中国微电网行业发展综述
5.2.1 行业发展历程
5.2.2 运营生态系统
5.2.3 标准体系分析
5.2.4 行业服务定位
5.2.5 盈利模式分析
5.2.6 项目发展动态
5.3 微电网运行模式分析
5.3.1 微电网的运行状态
5.3.2 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模式
5.3.3 微电网离网运运行控制模式
5.3.4 微电网并离网运行切换模式
5.4 微电网示范工程发展分析
5.4.1 微电网示范工程发展概况
5.4.2 微电网示范工程运行模式
5.4.3 微电网示范工程拓扑结构
5.4.4 微电网示范工程供电模式
5.4.5 微电网示范工程容量及电压
5.4.6 微电网示范工程控制方式
5.4.7 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动态
5.5 中国微电网行业发展SWOT分析
5.5.1 优势(Strengths)
5.5.2 劣势(Weaknesses)
5.5.3 机会(Opportunities)
5.5.4 威胁(Threats)
5.6 中国微电网发展布局面临的挑战
5.6.1 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
5.6.2 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5.6.3 分布分散不便管理
5.7 中国微电网行业发展建议
5.7.1 行业政策建议
5.7.2 加强规划引领
5.7.3 因地制宜建设
5.7.4 强化规范管理
第六章 -年中国微电网行业主要商业模式分析
6.1 光伏微电网
6.1.1 光伏微电网的特点
6.1.2 光伏微电网的构建
6.1.3 光伏微电网组成分析
6.1.4 区块链下光伏微电网
6.1.5 光伏微电网发展前景
6.1.6 光伏微电网发展机遇
6.2 风光互补微电网
6.2.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介绍
6.2.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原理
6.2.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势
6.2.4 风光互补微电网结构分析
6.2.5 风光互补微电网系统分析
6.2.6 风光互补微电网项目动态
6.3 光储微电网
6.3.1 光储微电网的结构
6.3.2 光储融合发展形势
6.3.3 光储电站发展模式
6.3.4 光储微电网技术进展
6.3.5 光储微电网项目动态
6.3.6 光储微电网发展前景
6.4 多能互补微电网
6.4.1 多能互补微电网发展形势
6.4.2 多能互补能源微电网项目动态
6.4.3 多能互补微电网发展面临挑战
6.4.4 多能互补微电网发展路径探析
第七章 中国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及运行分析
7.1 肃州区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
7.1.1 项目概述
7.1.2 建设内容
7.1.3 项目进展
7.1.4 项目效益
7.1.5 项目选址
7.2 上海电力大学微电网示范项目
7.2.1 项目概况
7.2.2 项目效益
7.2.3 项目特色
7.2.4 项目经验
7.3 北京光储充智能微网示范项目
7.3.1 项目概况
7.3.2 项目地位
7.3.3 项目规划
7.3.4 项目展望
7.4 山东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示范项目
7.4.1 项目概况
7.4.2 项目效益
7.4.3 项目特点
7.4.4 项目突破
7.5 张北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
7.5.1 项目概况
7.5.2 项目地位
7.5.3 项目支持
7.5.4 项目展望
7.6 河南智能微电网及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7.6.1 项目概述
7.6.2 项目价值
7.6.3 投资目的
7.6.4 投资风险
7.6.5 项目的影响
7.7 江苏开普检测园区风光储充智能微电网项目
7.7.1 项目概述
7.7.2 项目主体
7.7.3 项目内容
7.7.4 项目的影响
7.8 其他项目工程
第八章 中国微电网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8.1 微电网示范工程的关键技术
8.1.1 可再生能源接入技术
8.1.2 联网和孤岛模式无缝切换技术
8.1.3 微电网示范工程储能技术
8.1.4 微电网保护技术
8.1.5 微电网通讯技术
8.2 微电网系统控制技术分析
8.2.1 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
8.2.2 电压调节
8.2.3 快速负荷跟踪和储能
8.2.4 频率调差控制
8.3 新能源微电网相关技术分析
8.3.1 新能源微电网基本概念
8.3.2 新能源微电网的潜在价值
8.3.3 新能源微电网建设运营模式
8.3.4 风能和光伏微电网并网系统
8.3.5 微电网系统和能源管理
8.3.6 数字电网在新能源中的作用
8.4 微电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8.4.1 微电网技术在智能家居应用分析
8.4.2 微电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8.4.3 微电网技术在军队中的应用分析
8.4.4 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的应用
8.4.5 微电网技术在公交运营中的应用
第九章 -年中国微电网产业链上游微电源分析
9.1 分布式能源发展概述
9.1.1 分布式能源的概念
9.1.2 分布式能源的特征
9.1.3 分布式能源的技术与设备
9.1.4 城市分布式能源站的类型
9.2 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分析
9.2.1 行业发展政策
9.2.2 市场装机规模
9.2.3 区域分布情况
9.2.4 光伏开发试点
9.2.5 并网模式分析
9.2.6 市场应用分析
9.2.7 行业投资机会
9.2.8 行业发展前景
9.3 分散式风电市场分析
9.3.1 行业发展历程
9.3.2 商业模式创新
9.3.3 行业发展需求
9.3.4 资源开发分析
9.3.5 技术发展路径
9.3.6 行业发展趋势
9.4 小水电市场分析
9.4.1 技术原理分析
9.4.2 行业发展历程
9.4.3 市场发展特点
9.4.4 管理模式分析
9.4.5 水电绿色发展
9.4.6 市场前景展望
9.5 生物质能发电市场分析
9.5.1 行业发展政策
9.5.2 技术原理分析
9.5.3 生物质发电量
9.5.4 市场装机规模
9.5.5 区域发展格局
9.5.6 项目发展状况
9.5.7 市场前景预测
9.6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市场分析
9.6.1 行业发展意义
9.6.2 项目发展动态
9.6.3 地区布局分析
9.6.4 行业投资特点
9.6.5 发展面临挑战
9.6.6 行业发展建议
9.6.7 市场发展前景
9.7 燃料电池市场分析
9.7.1 产业链条分析
9.7.2 行业扶持政策
9.7.3 电池配件占比
9.7.4 市场装机规模
9.7.5 行业参与主体
9.7.6 企业数量规模
9.7.7 行业发展规划
9.7.8 行业发展趋势
9.7.9 未来技术路线
第十章 -年中国微电网产业链上游储能设备市场分析
10.1 中国储能产业发展概况
10.1.1 行业发展历程
10.1.2 行业发展特点
10.1.3 市场发展规模
10.1.4 市场竞争状况
10.1.5 上市企业布局
10.1.6 企业创新力榜单
10.1.7 行业发展展望
10.2 中国储能技术分析
10.2.1 储能技术的一般原理
10.2.2 主要储能技术分类
10.2.3 微电网中储能设备的作用
10.2.4 技术驱动因素分析
10.2.5 储能技术发展前景
10.3 锂电池
10.3.1 行业政策环境
10.3.2 市场发展规模
10.3.3 行业产量规模
10.3.4 市场需求状况
10.3.5 区域分布情况
10.3.6 企业竞争状况
10.3.7 行业发展前景
10.4 铅酸蓄电池
10.4.1 行业发展概述
10.4.2 相关政策分析
10.4.3 行业产量规模
10.4.4 市场竞争格局
10.4.5 行业进出口分析
10.4.6 行业发展前景
10.5 钒电池
10.5.1 行业扶持政策
10.5.2 行业战略意义
10.5.3 市场发展情况
10.5.4 关键技术分析
10.5.5 行业进出口情况
10.5.6 市场前景广阔
10.6 超级电容器
10.6.1 行业发展历程
10.6.2 发展优势分析
10.6.3 产品应用情况
10.6.4 市场发展规模
10.6.5 市场应用结构
10.6.6 市场竞争主体
10.6.7 行业发展趋势
10.7 超导储能
10.7.1 基本发展原理
10.7.2 系统储能特点
10.7.3 行业应用场景
10.7.4 项目发展动态
10.8 飞轮储能
10.8.1 飞轮储能结构
10.8.2 基本原理分析
10.8.3 行业发展优势
10.8.4 企业布局情况
10.8.5 行业应用动态
10.8.6 市场前景展望
10.9 其它储能形式
10.9.1 其它机械储能方式
10.9.2 其它化学储能方式
第十一章 -年中国微电网产业链上游电力设备市场分析
11.1 -年中国电力设备市场发展综述
11.1.1 电力设备发展成就
11.1.2 电力设备装机容量
11.1.3 电力设备利用情况
11.1.4 电力设备行业特点
11.1.5 电力设备发展前景
11.2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市场分析
11.2.1 行业发展政策扶持
11.2.2 输配电产业链分析
11.2.3 输配设备发展情况
11.2.4 行业发展格局分析
11.2.5 输配电价改革分析
11.2.6 输配设备发展机遇
11.3 变压器市场分析
11.3.1 基本分类情况
11.3.2 产量市场规模
11.3.3 企业布局情况
11.3.4 行业对外贸易
11.3.5 能效提升计划
11.4 智能电力仪表市场分析
11.4.1 行业发展历程
11.4.2 市场招标情况
11.4.3 行业竞争格局
11.4.4 行业经营模式
11.4.5 行业应用前景
11.5 逆变器市场分析
11.5.1 行业发展历程
11.5.2 行业产量规模
11.5.3 细分市场结构
11.5.4 市场竞争格局
11.5.5 对外贸易情况
11.5.6 行业发展趋势
11.6 电线电缆市场分析
11.6.1 产业链条分析
11.6.2 产品销售收入
11.6.3 产品产量规模
11.6.4 企业数量规模
11.6.5 企业经营状况
11.6.6 产品贸易状况
11.6.7 市场需求前景
第十二章 -年中国微电网产业链下游电网需求分析
12.1 -年中国电网建设分析
12.1.1 电网建设情况
12.1.2 电网投资规模
12.1.3 智能电网建设
12.1.4 电力物联网建设
12.1.5 电网建设规划
12.2 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分析
12.2.1 并网方式对配电网的影响
12.2.2 光伏发电并网发展情况
12.2.3 风力发电并网发展情况
12.2.4 并网储能需求发展分析
12.3 微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分析
12.3.1 微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实现路径
12.3.2 微电网与大电网融合运行成本
12.3.3 微电网与大电网融合电价影响
12.4 微电网接入大电网的策略路径
12.4.1 含有微电网的大电网规划设计
12.4.2 含有微电网的大电网运行策略
12.4.3 含微电网的大电网保护构建策略
第十三章 中国微电网产业链下游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分析
13.1 -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13.1.1 电动汽车产业链
13.1.2 补贴政策分析
13.1.3 产销规模情况
13.1.4 市场竞争格局
13.1.5 产业驱动效益
13.1.6 产业发展规划
13.2 电动汽车电能需求的形式及特征
13.2.1 电动汽车参与储能的方式
13.2.2 电动汽车主要充换电模式
13.2.3 电动汽车对充电技术的要求
13.2.4 储能与换电综合运作思路
13.2.5 储能与换电综合运作效益
13.3 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进展
13.3.1 充电基础设施政策发展
13.3.2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13.3.3 充电设施运营市场竞争
13.3.4 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模式
13.3.5 充(换)电站运营模式
13.3.6 充(换)电站综合效益
13.3.7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路径
13.4 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预测
13.4.1 电能需求特点
13.4.2 充电需求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微电网产业链重点机构/企业分析
14.1 主要研发机构分析
14.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14.1.2 华北电力大学
14.1.3 上海电力大学
14.1.4 浙江大学
14.1.5 天津大学
14.2 主要建设运营商分析
14.2.1 国家电网公司
14.2.2 南方电网公司
14.2.3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2.4 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14.2.5 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14.3 主要设备供应商分析
14.3.1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4.3.2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14.3.3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4.3.4 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3.5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4.3.6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五章 -年中国微电网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15.1 中国微电网项目投融资分析
15.1.1 项目投资主体
15.1.2 项目融资类型
15.1.3 项目融资方式
15.2 中国微电网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5.2.1 市场风险
15.2.2 成本风险
15.2.3 技术风险
15.2.4 信息安全风险
15.3 中国微电网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15.3.1 增加收入来源
15.3.2 降低运营成本
15.3.3 创新商业模式
15.4 中国微电网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
15.4.1 微电网行业发展趋势
15.4.2 微电网行业发展潜力
15.4.3 微电网行业发展机遇
15.4.4 微电网行业发展前景
15.4.5 微电网行业需求预测
15.5 -年中国微电网行业预测分析
15.5.1 -年中国微电网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5.5.2 -年全球微电网市场规模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