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

弘扬劳模精神凝聚奋斗力量

发布时间:2023/6/6 13:58:58   

全媒体记者孟凡虎

编者按

  劳动创造历史,奋斗成就伟大。

  从单一的煤码头到全国第六世界第九的全球大港,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拼搏奋斗,山东港口日照港涌现出了一批批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模范典型,一代代劳动模范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奋斗精神,为山东港口日照港的发展打上了时代烙印,注入了奋斗基因。年,又有一批劳动模范脱颖而出,接过奋斗旗帜,继续冲锋向前。

精雕细琢“电小二”

  田振东,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一公司卸车队电修工段长,今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他扎根港口生产一线33年,通过钻研,独立掌握了港口大型堆取料机PLC控制系统和交流变频设备的维保和安装调试技术等多项技术,攻克了进口设备自主维修难题。

  用匠心守护初心,33年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大型设备技术改造21项,取得创新成果奖励项,国家专利42项,累计节约维修费用万元。其中自主研发的“堆料机无线遥控装置”,缩减操作司机8名;参与攻关的“翻车机机器人清车系统”,减少该作业人工数量70%,成为全国港口首创,每年降低人工成本万元。实现了机械代人、科技强安新突破,推动港口向流程化、智能化发展。

  成立“田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带领班员为液压控制、电机维修、PLC和变频器调试等专业人员举办相关实训余期,累计培养岗位技术能手32名、首席技师、工匠等13名,将工作室打造成公司创新创效的“孵化器”,为港口发展输送人才力量。

科技研发“领头人”

  胡继龙,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日新集装箱自动化运营中心副主任,自动化码头研发团队带头人。今年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港口劳动模范称号。

  他20余年扎根一线,专注生产现场实践,主持并亲手完成多批次港机设备技术规格书的编制、审定,累计编制30余万字。主持完成的场桥油改电项目将每箱作业能耗成本降低70%以上;攻关的17台场桥电缆改造项目使设备作业能力提高50%以上。

  大力开展开拓创新,论证提出顺岸式双悬臂自动化堆场工艺方案和以“单小车远控岸桥+自动化轨道吊+无人集卡”为基本布局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方案,打破了全自动化码头“垂直封闭布局+端装卸”作业模式,在成功建成国内首创的规模化、平行岸线布置双悬臂自动化堆场的基础上,带领团队攻克了无人驾驶技术在港口水平运输的世界级应用难题。

  总结提炼多项关于集装箱技术科研成果。其中,《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山东港口科技创新成果“连钢创新奖”(特等奖)。

维保一线“女工匠”

  商玉霞,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机械二队副队长,今年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她坚守工作岗位一线15年,对工作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建立以自主维护为突破口,检维修体系为重点的设备一体化维保体系。推动门机专业点检、“滴灌式”润滑管理等设备管理新模式的落地,使大型设备自主维修率提高到90%。

  大力推动技术革新,带领团队围绕降低生产成本、技术革新等主题,取得创新成果30余项。先后承担了“固机现场管理模式优化”“红旗车管理机制”“新型四索六颚瓣防粘镍矿抓斗研制应用”等一大批创新项目,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市级及以上创新成果9项。

  同时,她还坚持言传身教,传承劳模精神,累计教授员工余人。年当选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为技能人才培养和港口装卸工艺流程优化提出多项积极建议。其中,《关于依托坪岚铁路加快建设临沂临港物流铁路专用线的建议》被省相关部门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年底临港疏港铁路主线段全线通车。

“信息专家”是“跑男”

  徐冠男,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发公司IT部副经理(主持工作)、日新集装箱自动化运营中心副主任,今年获得山东港口劳动模范称号。

  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徐冠男坚持扎根信息化研发工作一线,兢兢业业、守正创新,从一名“职场新手”成长为“信息专家”。他负责的核心技术攻关团队同连钢创新团队联合攻坚,研发出首个集成无人集卡、远程智慧驾驶等高端模块的国产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将北斗+5G、国产码头操作系统应用到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全过程,打破了国际自动化码头技术垄断。

  走路都是小跑带风的徐冠男,被大家称为自动化“跑男”。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成员历经多个日夜的不断尝试,解决了余个无人集卡及自动化码头运行问题,突破了5G远程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难关和“安全员下车”这一世界级难题,攻克了无人驾驶技术在港口水平运输的应用关卡,实现了无人驾驶技术在港口行业首次落地运营和无人化安全高效运行,填补了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码头“最后一公里”空缺。

创新路上“领头杨”

  杨丽华,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矿石输运队副队长,今年获得山东港口劳动模范称号。

  自9年来港,从零起步,勤于“守”,勇于“破”,善于“改”,坚持扎根一线做过硬“金刚钻”,从最初用心到专注匠心,让她成为矿石输送系统运行的“活字典”,也成就了她“设备医生”的美誉。

  “创新必须要服务生产,突破瓶颈,提升效能。”年她带领青创团队仅用同行业1/3的费用,完成了日照港第一台堆料机的远程控制改造,用电成本降低15%,故障时间降低5%。

  她率先在大型管带机推进智能巡检技术运用,以机器人巡检替代人工巡检。以“低碳化、流程化、智能化端到端铁矿石输运系统”攻关,推进从码头卸船到山钢、日钢端到端直通联运的智能化进程,实现科技创新与港口生产的亲密融合。

  近年来,杨丽华先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2项,全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2项,先后获日照港“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日照港杰出青年”、山东港口“巾帼先锋”等荣誉称号。

智慧港口“攻坚者”

  申鹏,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裕廊公司技术保障中心信息化管理。今年获得山东港口劳动模范称号。

  日均20步,他用脚步丈量公司每一寸设备设施,他用心倾听每一名同事的切身需求,这是他个人的长征路,也是大力建设智慧港口的挺进之路。

  作为裕廊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申鹏立足长远,外引内优,在探索中寻求技术突破,在钻研中实现工艺创新。十几年来,他始终坚守一名技术工人的匠心,由他主导实施的40余项技术创新、30余个信息化项目建设,累计创造效益0余万元。首次将机器人应用于火车码垛作业,获得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AI智能防疫系统,实现无人数字防疫;研发应用筒仓自动引导系统,为“无人化”装车奠定基础;行业首创筒仓布控球、移动式智能闸口、新型智能理货终端、筒仓放料控制器等,先后取得了市级、省级27项科技成果,11项国家专利,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被评为“山东港口杰出青年、日照港工匠、日照港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日照市五一先锋、日照市职工创新能手”。

矿石系统是“尖兵”

  陈浩,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二公司装车队副队长,今年获得日照港劳动模范称号。

  他是矿石系统的技术尖兵,扎根现场、不断创新,提升系统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他也是同事口中的“拼命三郎”,扎根一线、以港为家,做设备平稳运行的守护者。

  来港16年,他严格要求自己,从一名“机修小白”成长为站队骨干,凭借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带队伍、保设备、促生产,为矿石系统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默默奉献。

  面对山东港口融合发展新要求,他带领全队员工在系统流程智能化提升建设、撒漏料治理、降本增效等方面狠下功夫,在最短的时间内推行了皮带机智能化、皮带机封闭等科研项目,使皮带机系统面貌焕然一新。

  时代不负追梦者,星光不负赶路人。年,他被评为日照市创新能手,并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科技成果奖4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2篇,为公司创效近万元。在他的引领下,队部技术组也先后被评为日照港和日照市“青年文明号”。

库场一线“大能人”

  徐子勇,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三公司岚山操作部库场队副队长,今年获得日照港劳动模范称号。

  年参加工作,扎根库场一线,成长为一名库场管理专家和创新能手。个人先后7次荣获日照港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带领班组荣获“全国交通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山东省水运系统“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港口首批“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徐子勇在库场一线一干就是27年,成为一名库场管理专家和创新能手。在他的带动下,库场队树立了强烈的现场意识和责任意识,现场就是市场、现场决定市场的客户服务理念蔚然成风。

  以诚信服务赢客户信任是徐子勇的座右铭,他坚持问题导向,木材智能理货、树皮吹风机、色彩管理法、岗位分级管理等一系列创新成果落实落地,累计创效余万元,被称为“大能人”。

  徐子勇有着“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工作标准,更有着“传、帮、带”的职业道德。面对复杂多样的件杂货业务,凭着一股钻劲和韧劲,把库场打造成为港口管理的标杆。他重视员工培养,27年来培养库场管理骨干30余名,其中5人已成长为单位中层管理人员。

敢啃硬骨头的“环保人”

  贺芳,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海港装卸公司联合党支部书记、业务技术中心经理,今年获得日照港劳动模范称号。

  她始终牢记“建设绿色港口,守护碧海蓝天”的绿色发展理念,全心致力于港口环保抑尘事业,先后荣获公司及日照港集团技术创新成果10余项,荣获10多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面对难题敢啃硬骨头,她历经上百次实验,研发针对不同矿种、不同粒度的系列化产品,彻底解锁配方主要成分,“山港润”抑尘剂成功问世。她带头研发抑尘剂全自动化制备设备,主持设计抑尘剂生产工艺流程及自动化生产系统,车间年产量可为0万平方米的货垛提供绿色环保的喷洒作业支撑。为更好地服务港口,她全心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抑尘喷洒队伍,真正实现以效果为导向的精准作业。她自主设计风洞实验室,实现了抑尘剂应用效果可视化、数据化。

  她用实干担当诠释新时代日照港奋斗精神,积极推进港口抑尘剂标准化建设,成功建立了一套喷洒抑尘剂的“日照港方案”,以敢打头阵、善当先锋的勇气续写抑尘剂的“奋斗故事”。

铁道线上“奋斗者”

  贺照明,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铁运公司机务段机车司机长,今年获得日照港劳动模范称号。

  他年参加工作,扎根一线,苦练技能,在乘务员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驾驶过6种机车机型,安全行驶30多万公里,练就了对标停车“一手准”,规章制度“一口清”,苦练绝活变身“规章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贺大车”。

  为实现万吨列整列牵引进港,贺照明积极参与生产作业流程优化,摸索出平稳起车、恒速控车、稳准停车的“贺照明万吨列操纵法”,有效提升了万吨列作业效率,助力万吨列常态化高效组织运行。年,石臼港区铁路拖运量突破万吨大关,实现了历史新突破。他推行“五定三按一加强”机车管理模式,带领机组高质量保养整备机车,精检细修确保动车动力,所包机车多次荣获“红旗机车”。

  作为一名从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贺照明坚持对入职徒弟进行“一对一”示范、“面对面”讲解,传道授业,榜样示范。面对生产上量,他率先加入“火车头突击队”,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确保港口铁路13台机车安全平稳上线运用。

工程质量“守护神”

  梁作学,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监理公司机电设备项目部经理、首席监造师,今年获得日照港劳动模范称号。

  入港17年来,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十大金牌建设者”,梁作学所监理的大型港机设备超过台套。智慧绿色大宗散货流程化项目和岚南11号泊位流程化项目共29台大机设备、67条皮带流程,为抢会战项目工期,他一周内奔波在从江南到东北的十个厂家督促质量和进度,确保设备按时到港。会战项目岚山12、16号泊位配套12台门机,为达到早投产早见效的目标,他克服疫情的影响,告别孕晚期的妻子,连续出差3个月,协调配套件和外协件进度,保证了设备及时到港。

  他刻苦钻研专业技术,提出30余项提高质量或缩短工期的工艺改进,其中箱型梁角钢双面间断焊改单面连续焊、使用焊接机器人施工、缩短80%筋板焊接工时等8项工艺改进,被设备主机厂广泛采用。

  为真正让技术“活”起来,他总是言传身教,以高标准严要求打造过硬的机电设备监理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团队3名同志取得一级建造师证、5名同志取得监理工程师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0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