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DY—(京津)—()—()
编制人:职务:(项目技术负责人)
初审人:职务:(二级单位总工程师)
审核人:职务:(集团工程管理中心)
审批人:职务:(集团总工程师)
编制单位名称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一、施工区域及工程结构形式
拟建工程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粮面业(秦皇岛)鹏泰有限公司院内,中粮面业(秦皇岛)鹏泰有限公司扩建48万吨/年小麦加工项目深基坑工程,现场场地高程9.16m-10.0m,基底高程为1.84m,基坑挖深为8.1m。拟建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筏板基础,基坑面积为m2,周长为m,东西长35m,南北宽15m~25m,拟建场地具体位置见图1-1。
图1-1建设项目具体位置示意图
二、基坑周边环境
①基坑北侧基底边线距场地道路最近约1.7m,基坑开挖深度8.1m;
②基坑西侧距离制粉车间最近约为4.0m,基坑开挖深度为8.1m;
③基坑南侧场地宽阔,基坑开挖深度为8.1m,
④基坑东侧为立筒库;基坑开挖深度8.1m;
具体见《基坑周边环境示意图》。
基坑周边距既有道路距离基坑较近,重点保护对象较多,基坑支护结构破坏后果严重,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图1-2基坑周边环境示意图
三、工程地质条件
据钻探揭露,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表。
四、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74~3.10m,高程6.28~8.81m。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为①素填土、②粉质黏土、③砾砂和④砂质黏性土。①素填土层渗透系数5m/d,②粉质黏土渗透系数0.05m/d,③砾砂层渗透系数取3m/d,④砂质黏性土渗透系数0.5m/d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为⑤强风化混合花岗岩,渗透系数取l-3m/d.
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补给,侧向径流排泄,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0.50-1.00mo地下水流向由北向南。
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基坑面积为m2,基坑支护面积约m2。
图1-3基坑平面图
第三节施工要求
一、本工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要求
基槽开挖桩顶放坡严格按照剖面图施工,具体详附图及设计说明,基坑开挖前先进行降水井施工并布置降水管道,提前降低水位,方可进行开挖,土方开挖应遵循分区、分块、对称、平衡的原则,严禁超挖,开挖过程中严格按图施工:
1、基坑土方开挖必须配合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根据地质情况土方施工单位确定基坑分层开挖深度,不可因施工进度进行超挖,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2、基坑严禁超深开挖,为防止超挖及对坑底土体的扰动,机械挖土至距坑底mm左右时,人工挖除剩余土方。确保挖土期间坑内土体处于干燥状态,并防止坑外明水流入坑内。
3、坑边2m范围内严禁坡顶堆放超载、行走运土车辆。2m范围外地面荷载不得超过20kPa。
二、基坑监测要求
1、监测应委托专业单位进行,监测前应提交专门的监测方案,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监理和设计单位,以按照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基坑外边缘以外1~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应作为检测对象,在基坑开挖前应建好监测点,并进行首次原始数据的观测。监测周期及报警值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执行。
2、监测项目与布点:(1)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观测点:每边不少于3点,间距不大于20米(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3)周边地表竖向位移(4)地下水位监测。
3、监测报警限值:坡顶水平位移、垂直变形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地面点竖向位移变形限值均为50.00mm、变化速率限值均为5.00mm/d。
4、基坑施工单位施工期间做好自我监测,安排专人巡视,24小时巡查,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如有变动及时通知总包及建设单位,基坑完工后,移交总包。
三、本工程降水要求
基坑采用井管降水,降水井井间距约12m,降水井自地表起深度15m;管井成孔直径mm,管井直径mm,井管采无砂砼管,孔隙率25-30%。滤料采用2-4mm级配石屑。在基坑肥槽内距离坑边mm,人工开挖宽mm、深mm排水沟,内填碎石砾料形成排水盲沟,沟底找0.3%的流水坡度,排水沟将水流汇入基坑降水井中,排水沟沿基坑周边布置,以便及时排走槽内积水,槽底排水沟需满足施工要求。
四、基坑安全等级确定
根据新建地下消防水池、工作塔、制粉车间和立筒库场地周边和场地内有较多管线,基坑开挖深度约8.1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属一级。
五、基坑概况及周边环境情况
场地最高地坪按10m(场地高程)计算,开挖深度8.1m(开挖深度根据场内换填深度和场地标高确定)。
本基坑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粮面业(秦皇岛)鹏泰有限公司院内。
第四节技术保证条件
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由项目部组织各专项人员进行学习图纸和自审,认证领会图纸和设计意图,找出图纸上的疑问,由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会审,提出需由设计解决的疑问,在设计交底会上予以解决,将影响施工的疑问消除在施工前。
编制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按规定程序进行交底;
做好各种计量器具的检测鉴定工作,使各仪器处于有效、良好、受控状态;
复核定位坐标及高程控制,绘制测量成果,报监理、业主确认批准。
第五节施工顺序及工期进度保证
一、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工期安排,施工顺序作如下安排:
1、我方拟投入设备型号旋挖钻机1台(20kw)、钢筋制作(50kw)、桩顶喷护的喷射机一台(50KW),空压机一台(KW)、降水工程(kw)、其它(50kw)。总需求量kw。挖掘机1台、25T吊车1辆。
2、施工顺序安排
结合现场实际,我方由东北角Z1开始施工,沿着桩号顺序依次施工,为保证支护桩及冠梁质量,待冠梁施工完成后进行桩顶喷护施工。
3、进度时间
支护桩:1#-75#共计75颗,12小时完成5颗,共计15天。支护桩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冠梁施工,冠梁施工共计5天,桩顶喷护及桩间喷护随基坑开挖有序进行。
4、需解决现场存在问题
A、水源、电源(包含生活区用水用电)
B、临设占用面积长30米、宽10米,钢筋加工场地30米X30米,(拟用现有硬化地面)位置见平面图。
5、施工进场时间
我方暂定计划于9月25号安排进场,9月26号开始施工,(具体开工日期按照甲方开工令为准)实际进场施工时间将视现场条件进行调整。商混、钢材、确保按时进场。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一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施工蓝图及其它设计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省(市)颁布有关安全规章规定(省建设厅、省安全总站、市建委、市安全站)
第二节标准、规范
《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46-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37号令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31号
《河北越景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第三节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
《中粮面业(秦皇岛)鹏泰有限公司扩建48万吨/年小麦加工项目工程基坑平面布置图》,河北恒生永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中粮面业(秦皇岛)鹏泰有限公司扩建48万吨/年小麦加工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大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面业(秦皇岛)鹏泰有限公司扩建48万吨/年小麦加工项目工程基坑勘察报告》,河北宝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勘察。
《中粮面业(秦皇岛)鹏泰有限公司扩建48万吨/年小麦加工项目工程基坑监测方案》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一、技术准备
组织对各工序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并有详细的交底记录,并做到持证上岗,方可进场作业。
定位放线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测量仪器,都要做好计量检测,并取得检测合格证。
进场后,配合总包单位根据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进行定位放线,做好轴线控制桩和基准水准点,并进行妥善保护。
二、施工条件
进行地下障碍物拆除(管线),场地平整,“四通一平”(进场前,甲方基本保证)。
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红线控制桩和水准点,进行场地控制网测设、自然地面标高的测量,并做好初测记录及总包验收记录。
做好现场施工用电准备。
现场照明:在基坑四周搭设成品灯塔,坡道口设置警示灯。
根据施工不同阶段使用的设备进行施工用电量的计算。综合考虑施工机械载荷、现场照明、办公及生活用电。
做好施工用水准备:从建设单位提供的供水点向基坑四周接供水管,管径mm,在基坑四周每边安装一个水龙头,提供施工用水(总包布置提供给分包队伍)。
三、作业队伍和管理人员准备
1、劳动力需求计划:
本工程安排二班制作业,在开工日全部进场投入施工,若发现有进度落后的工序,立即采取措施,增加劳动力和机械设备,把进度落后的工序抓上去。
表3-1施工劳动力需求量表
2、人力资源要求
工程进场后组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部,项目管理部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原则组建,下设项目管理班子,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由项目管理部进行全面管理。
3、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及分工
项目组织架构图:
第二节材料与设备计划
表3-2材料计划表
表3-3机械设备计划需求表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第一节技术参数
本工程基础总体最大开挖深度为8.1米,采用悬臂桩支护形式,桩间土为喷射混凝土,边坡护坡面层挂钢板网网并设置U型钉,具体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表4-1技术参数表
第二节工艺流程
总体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支护桩施工—降水井施工—冠梁施工—开挖(随开挖随喷护)—坡顶挡水墙、盲沟及集水井施工—收尾工作
支护桩施工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钢筋制作—旋挖成孔—下钢筋笼—灌注成桩
冠梁施工流程
支护桩头破除—测量放线—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养护
桩顶、桩间喷护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边坡修整—人工修整边坡—挂钢板网—喷射混凝土
降水井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冲击钻机打井—下井管—回填砾料—下潜水泵—进行抽水—跟随降水管,排入市政降水管
第三节施工工法
一、支护桩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测量放线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及建设单位向我方交接的测量控制点,采用GPS进行现场布置并进行复核;依据桩基中心轴线坐标值定出桩基中心点,并在桩心位置打入钢筋头作标记。
(2)场地平整与桩机就位
旋挖钻设备采用旋挖钻机,就位时与最大平面倾角不超过4°,钻机平台处必须碾压密实,并铺设钢板。进行桩位放样,将钻机行驶到要施工的孔位,调整桅杆角度,操作卷扬机,将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对准并放入孔内,调整钻机垂直度参数,使钻杆垂直,同时稍微提升钻具,确保钻头自由浮动孔内。
(3)安防护筒
护筒用8mm的钢板制作,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其内径为1m,高度3~5m。宜高出工作面mm,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并在上部用槽钢焊吊点。且开设1-2个宽mm,高mm的溢流口并设置2-4个提升环,溢浆孔应对准循环槽。
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即用专用旋挖钻机的钻斗挖除所要埋护筒的土层后,将护筒放入其中。埋设准确、水平、垂直、稳固,护筒的四周回填粘土并夯实。钻机导杆中心线、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保持在同一直线。护筒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钢护筒垂直度偏差不允许大于1%,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作业。
护筒底部应进入稳定地层,其底部外侧宜采用不小于0.5m厚的黏土填实,护筒埋设深度应在黏性土中不小于1.0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顶面宜高出地面或填筑面0.2m-0.3m,护筒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应严格控制护筒内外液面差,当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大时护筒应加高加深。
护筒就位后在护筒口用钢筋焊十字架,在十字架中心挂吊线锤,自然下放,看是否与桩中心重合,以此来校核护筒安设位置的偏差,护筒就位后,其外侧开挖缝分层回填夯实。
(4)泥浆的制备及循环净化
使用泥浆搅拌机制备。开始前必须完成泥浆系统的布置,拟在工程桩位置与泥浆储备池之间布设两根D泥浆专用管,钻桩开始后,泵送往桩孔内补充泥浆。
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粘土或膨润土,必要时再掺入适量CMC羧基纤维素或纯碱等外加剂,保证泥浆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定、少沉淀、护壁效果好和成孔质量高的要求。试验工程师负责泥浆配合比试验,对全部桩基的泥浆进行合理配备。
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对沉淀池中沉渣及浇筑混凝土时溢出的废弃泥浆随时清理,严防泥浆溢流,并用汽车弃运至指定地点倾泄,禁止就地弃渣,污染周围环境。
砼浇筑时,孔内泥浆采用泵输送回泥浆处理设备中进行分离处理,合格泥浆回收至储浆池内备用,或处理后循环使用,经处理仍无法达到合格标准的采用外运处理。
在松散易坍及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浅位置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深处应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从而增加不良土质的孔壁稳定性。
(5)泥浆池准备
本工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泥浆池采用现场开挖泥浆池,跟随桩基施工就近开挖利用。
(6)钻机成孔
1)旋挖桩机钻进
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另外,钻孔深度达到下一节钻杆深度后暂停施工,由测量人员对钻杆垂直度进行复测,合格后再继续钻进。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转钻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
2)注意事项
防止坍孔:坍孔的表面特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坍孔的主要原因有:①泥浆比重不够或泥浆其它性能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护壁泥皮,孔壁渗漏;②孔内水头高度不足,支护孔壁压力不够;③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装置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护展或较大坍孔;④清孔后泥浆比重、粘度等指标降低;⑤起落钻头时碰撞孔壁。
预防及处理原则:保证钻孔时泥浆质量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保证钻孔时有足够的水头高度,在不同土层中选用不同的进尺;起落钻头时对准钻孔中心插入;回填砂和粘土的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m重新钻进。
防止钻孔偏斜和缩孔:偏斜缩孔原因有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石倾斜处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夹卵石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在软地层中钻进过快,水头压力差小。
预防和处理方法:在安装钻机时使底座水平,起重滑轮、钻头中心和孔位中心三者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采取减压低速钻进;钻杆、接头逐个检查,及时调整。遇有斜孔、偏孔时,用检孔器检查探明偏斜和缩孔的位置情况,在偏孔、缩孔处反复扫孔;偏孔、缩孔严重时回填粘性土重钻。
防止孔中掉钻
钻进时强提强扭、钻头接头不良或疲劳破坏易使钻头掉入孔中,另外由于操作不当,也易使孔上铁件等杂物掉入孔内。小铁件用电磁铁打捞,钻头的打捞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采用打捞叉、打捞钩、打捞活套、偏钩和钻锥平钩等。
(7)成孔检查
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等进行检查,不合格时采取措施处理。孔深、孔径、垂直度检查时,利用旋挖钻自带的测量系统进行检测。在确认钻斗外径符合桩径要求的情况下,通过边测量边调整使钻杆中心线与桩中心重合,不加动力的情况下沿桩孔垂直缓慢下放钻杆至孔底,再利用旋挖钻自带测量系统检测桩孔垂直度和深度数值。垂直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采用冲孔桩机进行修孔;孔深、孔径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采用旋挖钻机进行修孔,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要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小于1%;桩位允许偏差为mm;桩径允许偏差为±50mm;孔深不允许小于设计孔深,但超深不得大于mm。
成孔验收须由勘察设计、监理现场验收通过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8)清孔
采用旋挖钻头进行清孔。将沉淀物捞出孔位,要求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25,含砂率小于8%,粘度18-28s;在清孔过程中,还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为确保清孔质量,清孔时必须储备足够的合格泥浆,泥浆量不少于2倍桩孔的体积。
2、钢筋吊放
(1)注意事项:钢筋笼安装入孔时,应保持垂直,对准孔位轻放,避免碰撞孔壁。
(2)钢筋骨架保护层设置:垫块为砂浆预制块,中间穿孔,插入与箍筋同规格钢筋,点焊在主筋上,安装时注意使垫块能够在骨架下放时滚动。好处是:起固定骨架并居中;起保护层作用;使钢筋笼不会刮伤孔壁。
3、第二次清孔
钢筋笼下放到位固定后,立即安放导管。导管采用钢管制成,直径为mm,接头为快速螺纹接头。导管使用前安装前应试拼装后做试压,试压取值易为0.6-1.0Mpa。然后用吊机逐段吊装接长、下放,导管下端距孔底的距离为mm。
混凝土导管安放完后,若孔底沉碴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将钢筋笼、导管吊出,旋挖钻机进场二次清孔,待到沉渣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灌注工作。
注意事项:钻孔灌注桩应进行二次清孔,第二次清空后的平均沉淤厚度应不大于50mm,桩身混凝土灌注桩应在二次清孔厚半小时内进行,并应连续灌注,直至桩浇筑完成。
4、浇筑混凝土
桩身混凝土浇筑第二次清孔半小时内进行,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混凝土,应在施工前通过搅拌站试验成果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报送监理单位审批。因本工程桩基础孔深较大,桩径较大,为确保桩身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mm,水泥或胶凝材料的初凝时间不宜小于6h。
(1)浇筑方法
本工程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灌注混凝土导管直径为m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m,标准节宜为2.5m-3.0m,并配备短导管以备需要;导管接头采用宜采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应保证导管连接可靠且具有良好的水密性;整套导管在使用前应进行试压试验,试水压力可取为0.6~1.0MPa。
(2)首盘浇筑
首先混凝土的出灌量应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0.8m,首次浇筑应使用具有良好隔水性能的隔水栓。在导管开浇前,预备好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考虑导管内容积及封埋导管1.0m深的方量后方可进行开浇,第一盘混凝土量不少于15m3。
(3)浇筑过程控制
灌注混凝土开浇筑后,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浇筑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2.0m,亦不宜大于6m,以便起拔并严禁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每隔30min测量一次桩孔内混凝土面深度(浇筑后期和浅孔缩短间隔时间至5~15min)。
(4)当浇筑方量与混凝土顶面位置不相符时,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浇注过程中,密切注意孔口情况,若发现钢筋笼上浮,应停止砼浇注,同时在钢筋笼上面加压重物,在不超过规定的中断时间内继续浇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严禁浇入导管内,防止入管的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另外,孔口应设置盖板,避免混凝土散落孔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控制在2m/h以上,事故中断处理应快速,不超过相应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灌注时,混凝土置换出的泥浆通过泥浆循环系统输送回泥浆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防止泥浆溢出污染环境。
(5)最后一次灌注
应注意灌注量,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8-1.0m,凿除泛浆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6)注意事项
灌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除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外,还要防止混凝土中混入异物造成泵管堵塞。一旦堵塞,及时组织力时进行检查和疏通,以确保灌注的连续性。若耽搁的时间较长,利用履带吊上下抖动导管,防止导管活动困难影响灌注。当漏斗或导管内的混凝土下落困难时可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或适当减少导管的埋深。
1)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上段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缓慢灌入,防止在导管内成高压气囊。
2)随时用测锤测量混凝土面的高度,以提供拆除导管的依据。由于混凝土面不平整,进行多点测量。提升导管时保持导管轴线坚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拆、装导管要快,导管接头要清洗,漏斗和导管要上紧。
3)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时可能产生钢筋笼上浮的现象,为避免上浮,采用下列措施:施工必须紧揍,检查必须仔细,同时根据当天的外部条件(如风、雨、高、低温等)做出相应的安排。
4)浇筑过程中专人观察吊筋或超声波管与护筒的相对关系,发现钢筋笼上浮时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保持圈套埋深,放慢灌注速度,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2-3m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埋深(但不小于1m),以保证钢筋笼在导管底口以下的埋深,从而加强混凝土对钢筋笼的握裹力。灌注接近结束,取样检查混凝土的质量确定最终的灌注高度,桩顶超出设计标高0.8-1.0m,以保证桩头部位混凝土的质量。
5)接近结束时导管内的混凝土柱高度减小,外侧的泥浆密度加大、沉淀增加,常发生混凝土上升困难的现象。可向孔内加水并掏除沉淀物或增加漏斗高度。拔最后一节导管时要慢,防止泥浆挤入产生泥心。
6)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工程桩每根桩基桩身混凝土应留设一组试件,一组为3块。
注意:根据地勘报告土质及场区水位情况,优先使用泥浆护壁工艺,如遇土质较好,尝试使用干成孔作业。
二、冠梁施工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护坡桩冠梁尺寸为mm×mm,通长纵筋直径为18,箍筋直径为8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主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满足40d,同一截面上接头应不多于50%。5.1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根据支护桩中心坐标计算冠梁边线坐标,使用全站仪进行冠梁边线放样,水准仪测量原地面标高;并根据冠梁底面设计标高,确定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顶面开挖线。
(2)梁基槽开挖
开挖基槽前按梁底面标高控制槽底标高,基槽底标高低于冠梁底标高mm(混凝土垫层mm,注意:桩头伸入冠梁mm),机械开挖至距离计算基坑底标高mm左右时,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开挖、整平,经人工整平夯实后。
3)桩基桩头截除
基坑开挖后,用水准仪测量各桩顶高程,计算出需要截除的桩高度,并做好标记,首先用切割机沿标记切割一周,切割深度一般为30mm(将桩头钢筋在顶端剥离,以漏出钢筋为准,根据桩头实际保护层确定),采用空压机在切割位置上部绕桩凿一周,再水平向桩中心位置钻孔,深度至桩中心位置,并将桩头钢筋剥离出来,待桩头被截断后,用吊车把截断后的桩头吊出基坑,并妥善处理(随土方外弃)。
然后对桩头进行人工修整,凿除桩头多余的部分,使桩头平整密实,打磨测点进行无损检测桩身的完整性。
凿除的混凝土渣平整在基坑内作为垫层底基层使用,并在其上浇注混凝土垫层,垫层尺寸比冠梁设计边线各宽mm。在施工冠梁钢筋前,应检查每根桩基在冠梁底平面的位置。
(4)梁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必须设立识别标志。钢筋的堆置宜在棚内,露天堆放时,必须“上盖下垫”,保证钢筋不受外界影响而锈蚀。
钢筋加工严格按图纸及交底施工,在钢筋加工场内下料加工,运输到现场使用,下料长度满足设计长度。
冠梁的配筋详见下图,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
(5)梁模板及立模施工
垫层浇筑完毕后在垫层上将梁边线弹线,钉压脚模板条以固定梁侧模底部。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开始支设侧模。本工程地梁加固采用由内向外模板、三道水平木枋、竖向钢管加固(间距0)、侧面设置水平横杆加斜向支撑钢管(间距0),要求两支撑点均可靠稳定。
(6)梁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罐车运输到现场,采用泵车输送入模,混凝土浇注采用一次性连续浇筑振捣成型。注意:在混凝土浇筑前,先进行梁顶标高控制测量,将梁顶标高的控制点标记在模板上,并在钢筋上作标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整体带线控制冠梁混凝土面的顶标高。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固定好各种监测元件,并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被损坏。
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高度>2m时,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m。所以,混凝土浇注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时,避免混凝土直接落下,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当下落高度不大于2m时,可拆除串筒、溜槽。
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从中间向两侧,尽量避免从一侧向一侧浇筑,以免造成模板受力不均匀而致使模板变形。浇筑混凝土的每层最大厚度40cm。
机械振捣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振捣棒作业时,移动间距不得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预埋件等。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下层初凝前)的深度不小于5~10cm。在振动过程中,不断地将振捣棒上下抽动,使混凝土均匀受振,振捣棒拔出时应缓慢。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和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拌合物。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浇筑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升温、控制混凝土浇筑体的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保湿。根据混凝土相关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要求,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15℃。
冠梁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开雨天施工。
(7)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适时对其顶面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载。
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般在48小时后进行拆模。但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拆模后立即洒水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天。
(8)拆模
冠梁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拆模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变形。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另外,模板拆除除达到必要的强度条件外,还要满足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注意: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能拆模。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必须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三、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材料进场前,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抽取样品送国家计量部门认可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后按规格、型号、进场时间、使用部位等作好标志,并书面记录,并在使用过程中记录在案。
对于钢筋要注意防锈蚀、防油污,使用前要清除干净,不使其力学性能下降。
(2)模板质量控制
支模系统用料:要求整体性好,拼缝小,接缝少,外形美观。
支模质量要求: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mm。
(3)钢筋质量控制
1)钢筋的加工与绑扎
所有钢筋均根据施工图及现行的规范、规程要求,在加工场集中定型后送至现场。
钢筋进场必须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到分期分别堆放,并作好钢筋的维护工作。
钢筋的绑扎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确保钢筋在其受力位置满足要求。
钢筋的数量、规格、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间距严格按施工绑扎,制度合理的绑扎顺序,绑扎接头其绑扎点不少于三处。
2)钢筋绑扎质量要求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和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钢筋工程技术措施
钢筋成品与半成品进场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及物质试验报告,进场后必须挂牌,按规格分别堆放,进口钢筋除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外,还须进行可焊性试验及化学成分分析,合格后方准使用。
对钢筋要重点验收,插筋要采用加强箍电焊固定,防止浇混凝土时移位,验收重点为控制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绑扎牢固、搭接长度等(逐根验收)并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交监理验收,做到万无一失。
(4)混凝土质量控制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集中供应。
施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商品混凝土拌合站的各种原材料是否满足规范及验标要求。
每次在进场混凝土浇筑前,随机制作混凝土试件,并根据混凝土同条件养护和标准养护的龄期,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试验。
(5)其他措施
因拟建建筑物高程限制,基坑2-2剖面冠梁顶标高低于1-1剖面冠梁顶标高1.0m,为保证基坑安全及冠梁连续性,此处高低差位置冠梁做放坡处理,放坡坡度1:0.8,保证冠梁连续浇筑。
四、桩顶、桩间喷护施工及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与人工修坡
利用挂钢板网技术进行边坡支护,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与支护互相配合,要求按设计分层分段开挖,每步挖深不超过2.0m。对开挖后的边坡段,用人工及时修整,削平削直,削到位。主要技术措施:
①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应按设计规定的分层开挖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深度的开挖。
②当用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基坑的边壁宜采用小机具或铲锹进行切削清坡,以保证边坡平整并符合设计规定的坡度。
③支护分层开挖和施工的作业顺序应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即及时喷射混凝土。基坑在水平方向的开挖也应分段进行,可取10~20m。
(2)挂网
在已整平的坡面上挂钢板网(**10),坡面钢筋用U形钉将钢板网相互压牢。主要技术措施:
①U型钉端部与面层内的钢板网的连接应可靠。
②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板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
③钢板网片可用绑扎连接,并满足网格允许偏差,钢板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或mm。
桩间钢板网挂网时,采用桩身打孔,用固定钢筋将钢板网固定在支护桩上,确保钢板网牢固。
(4)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采用C20强度混凝土,水泥采用P.S.A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石子(豆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15mm。工作压力为0.3~0.4MPa,混凝土厚度8~10cm。
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1.5m范围内,射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再喷填钢筋前方,防止在钢筋背面出现空隙。
(5)喷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成锚,严禁放置时间太长,以防引起土体塌孔。
U型钉和钢板网片须弯过坡顶和插入坡底的设计尺寸,形成钢筋挂网支护结构的护顶和护脚。钢板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小于mm。
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板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25mm要求。
严格按施工程序逐层施工,严禁在护坡养护期不满即开始下层土方开挖。
不稳定坡面开挖后,须适当采取封面措施,防止土体流失。
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与监测
材料:所使用的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碎石等)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和设计要求,并要具备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书。材料进场后还要按有关标准进行抽样质量检验。
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检验
混凝土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块数量为每㎡面层取一组,且不少于三组;
混凝土面层厚度检查可用凿孔法。每m2面层取一点,且不少于三个点。合格条件为全部检查孔处的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宜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混凝土面层外观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漏喷、离鼓现象。
五、降水井施工及技术措施
(1)综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水位高程1.0~2.0m,基坑降水计算稳定水位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80~6.70m,本工程降水采用坑内管井降水结合坑内明排。
(2)管井管材选用全断面透水无砂混凝土管,直径mm,壁厚50mm,管井顶外露场地地面0.5m。
(3)管井中心线距支护桩内边线1m;管井设置在基坑内,井与井之间做碎石盲沟。
(4)每个管井内设置1.5KW潜水泵1台,采用φ50mmPE排水管将水排入坑顶集中排水管道中,坑顶排水管道依据现场场地架空处理,管材采用Φ钢管,最后集中排至临时滤水池内,通过滤水池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5)基坑开挖前必须先施打管井并降水,降水管井至少提前7天运行并且水位达到基底mm以下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6)降水井布置
根据基坑支护施工平面布置图,统计工程量如下:降水井/梳干井13口(含坑内疏干井2口)。降水井布置详见相关图纸。
(7)降水井井管选用依据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降水多集中在6~8月,平均降水量.77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69.72%。11月~翌年2月降水量最少,平均降水量18.78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3.18%。刚好处于基坑使用期限内,年降雨量最大mm。渗透系数为15.0m/d。降水井管布置图,降水管长度约0米。
我方采用1.5KW潜水泵,管径50mm,流量6m/h,扬程26m,根据图纸工程量降水井及梳干井总计13口,按照满负荷运转计算。
一天24小时出水量:13*6*24=m
降水井管最大承载水量:(0./2)*3.14*55.64*60*60=.32m
验算降水井管采用mm满足降水要求。
(8)施工方法
1)降水井施工
钻井成孔
根据设计井点定出各井点中心位置,施工工序如下:钻机安装—钻进成孔—成孔换浆。使用冲击钻机施工,并采用泥浆护壁钻孔,保证不塌孔,成孔至设计孔深后,进行换浆。
井管制作、安装及填滤料:井管在场地内拼接成形,按要求绑扎滤网,下至孔底,孔底1m内填砾石,下放井管时对准孔口中心,缓慢下入,防止井管对孔壁的挤压和摩擦,造成井管的损坏或孔壁的坍跨。
洗井:投砾完成后,宜先用泥浆泵利用清水进行洗井。使孔壁泥皮冲净,然后再下入潜水电泵进行抽水。
抽水:抽水采用型号为QDY3-33/2-1.5的潜水电泵,下入井管底部进行抽水。潜水电泵电网布设根据现场总施工临时用电规划进行设置。
2)降水运行工况
疏干井降水运行工况
在坑内疏干降水时,至少宜提前15天或更早进行,以保证有效降低开挖土体中的含水量,确保基坑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水位降至坑底设计标高以下至少0.5m后,方可进行第一步土方开挖施工。
备用井运行工况
开挖期间降水工况:备用降水井施工期间不主动抽水,根据实测水位动态决定是否需开启备用井。降水运行过程中降水单位需每天水位的动态情况报告甲方、监理,及时了解各工况的进展情况及监测资料,以便掌握降水运行的过程。
底板施工完成后,包括养护阶段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在确保微承压水水头压力不大于抗浮力的情况下,逐步减少深层降水井的开启数量,直至静止水位情况下水头压力不大于抗浮力,降水全部结束。
3)降水运行终止条件
疏干降水井停止前,应验算微承压水顶板以上覆土及结构荷载总量是否满足抵抗微承压水压力的稳定性。如满足稳定性要求,可考虑停止降水运行。拟计划在车库基坑肥槽全部回填完,停止降水井施工。
4)降水运行管理
降水运行前,现场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便于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
降水运行前做好降水供电系统。
所有抽水井需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上做好对应的标示,并在每次发生变动时进行相应的标示变更,便于抽水运行管理。
降水工人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以确保降水连续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
降水前各降水井均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并进行相关记录。
正式降水前必须进行试运行,进一步检验供电系统、抽水设备、排水系统及应急预案能否满足降水要求;根据试运行结果,对于无法满足要求的部分进行相应调整。
5)基坑排水
坑底、坑顶周边设排水沟,并配合集水井明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排水沟可采用宽0.3m,深0.3m,沟内用碎石回填,排水坡度5‰;集水坑深度1.0m,集水坑长宽各0.5m,集水坑间距按不大于20m布置,坑内集水通过排水沟进行汇总至降水井然后排入市政管网。
6)降水要求及措施
通过基坑外的监测点,及时监测坑外水位和沉降量的变化,发现沉降量达到报警值时,应及时实施措施。
在降水运行过程中随开挖深度与范围逐步调整疏干井中水泵的位置,避免过早抽水,做到“按需抽水”。抽水过程中即时观测水位降深情况,合理控制潜水及微承压水水位,在满足基坑开挖要求前提下,防止水位降低幅度过大,使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及时监测坑外地下水水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调整抽水井及抽水流量,指导降水运行和开挖施工。
及时整理基坑开挖和降水时的水位资料,结合施工工况对异常变化进行分析,必要时绘制相关的图表,指导降水运行。
7)井位要求
井位施放时必须详细调查核实场地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当无法确定时可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当确认孔位以下无各种管线后方可施工;
为避开各种障碍物,降水井间距可局部调整,但降水井总量不得减少;
站体开挖施工前,降水井的布设应已形成封闭且超前抽水时间满足要求。
井身结构误差要求
井径误差±20mm;
垂直度误差≤1%;
井深应满足井结构图中文字说明要求。
成井方法要求
采用冲击钻钻进的方法成井。
填料要求
含水层段砾料应具有一定的磨圆度,砾料含泥量≦3%,粒径4-7mm;
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值。
洗井要求
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
下管、填料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洗井,成井-洗井间隔不能超过4小时;
建议采用隔离塞分段洗井,如果泥浆含泥砂量较大,可先进行捞渣,再进行洗井;
当洗井效果不好时,可采用空压机高压洗井,洗井调控压力可采用0.3-0.7Mpa,洗井时自上而下,每10m洗一次。
8)抽水要求
疏干井开挖至地下水位标高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5天,也可根据坑内观测井水位进行调整;应急井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疏干处理。
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抽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符合:开始抽水半小时内含砂量1/00;正常降水运行时砂含量1/00;
应对各降水井量测含沙量;降水初期应每周1次,降水井水位稳定后可每月2次。
9)地下水观测
抽水初期水位观测不应少于1次/日。当出现水位波动较大时,应加密监测;
维护降水期应对地下水位动态进行观测,并对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及时分析;
当出现停电、潜水泵损坏时,应加密监测频次;
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降水井保护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加深,井管的暴露长度不断加大,井管应及时拆除。
开挖过程中需加强对降水井的现场看护,并经常测量井内沉淤,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行。
各相关参建单位及现场管理人员重视对降水井的保护,避开施工过程对降水井的损坏。
坑内挖土时,挖机等施工机械不能直接碰撞坑内井管,井周边的土不得用挖机操作,可以人工清土,并派专人指挥。
坑内所有降水井的井位准确定位,在井口边刷黄漆等醒目标志并设置标牌标明降水井类型及井号。降水井暴露部分缠反光标识,方便夜间施工对降水井的保护。
六、坡面支护形式
(1)基坑AB段(1-1剖面)基坑开挖8.1m,采用悬臂桩,桩径mm,桩间距1.2m,桩身混凝土强度C30,桩长12m,坡顶放坡,坡比1:0.7,采用挂钢板网喷射混凝土,桩顶设置冠梁,冠梁尺寸0.6m*0.9m。
(2)基坑BC段基坑(2-2剖面)开挖8.1m,采用悬臂桩,桩径mm,桩间距1.2m,桩身混凝土强度C30,桩长11m,坡顶放坡,坡比1:0.7,采用挂钢板网喷射混凝土,桩顶设置冠梁,冠梁尺寸0.6m*0.9m。
1)支护桩
支护桩采用直径mm,水平间距1.2m,桩身混凝土C30。
2)桩顶部采用1:0.7放坡,坡高2m/3m。
坡面挂网喷射砼,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喷面厚50mm,内配钢板网,坡顶向外延伸1.0m。
冠梁尺寸:0.6m*0.9m,保护层厚度为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在基坑东侧作为基坑出土口,采用放坡形式,对开挖坡道进行支护,采用钢板网喷护,喷射混凝土厚度5cm。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组织保障措施
一、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为保证安全生产计划的完成,我们将配备有类似工程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及施工队伍,组成强有力的施工承包项目经理部。
在绝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提前下,充分利用施工空间和时间,合理安排工序,科学组织各工序的立体交叉作业。
对各专业施工队伍实施严格的管理控制,各专业队伍进场后,必须根据项目经理部的要求完成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把每天存在的问题以及需协调的问题落实解决。
第二节技术措施
工程开工前,首先组织我单位参与工程施工的相关专业工程师,由项目总工牵头对项目各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灌输本项目管理指导思想、管理原则及方法,学习国家、市颁布的新规范、新条例,学习针对本工程所确定的安全管理规定,掌握安全交底及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155.html